近日,我院天体物理团队关于明亮超新星与超亮超新星的一个研究工作论文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ApJ)发表[1]。
论文作者:李龙(硕)、王善钦、刘良端(北京师范大学)、王祥高、梁恩维、戴子高(南京大学)。
超新星是大质量恒星或白矮星爆炸产生的明亮光学爆发。过去20多年,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类特别明亮的超新星,它们最亮时的亮度达到普通超新星亮度的几十倍到几百倍,因此被称为“超亮超新星”。亮度介于普通超新星与超亮超新星之间的超新星被称为“明亮超新星”。
超亮超新星与明亮超新星的能源问题是当前国际天文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当前比较流行的模型主要有镍-56衰变模型、磁星能量注入模型、喷射物与星周介质相互作用模型、回落吸积模型等模型。但对于一些亮度演化曲线(“光变曲线”)具有双峰结构的事例,这些模型都无能为力。为解决这个问题,王善钦等人提出磁星与相互作用模型混合模型[2],刘良端等人提出多重相互作用模型[3]。
这次,研究小组以PS巡天望远镜发现的超亮超新星PS-12cil与LOSS巡天望远镜发现的明亮超新星SN 2012aa为研究对象。这两颗超新星的光变曲线都具有双峰结构,因此无法用单能源模型解释。
研究小组使用磁星与相互作用混合模型及双重相互作用模型,证明这两种模型都可以解释这两颗超新星,从而解决了这两颗超新星的能源机制问题。此外,根据得到的参数,研究小组还计算了这两颗超新星在爆发之前的物质损失情况,推测它们在爆发前几年到几十年发生过至少一次剧烈的物质喷发。
参考文献:
[1]Li, L., Wang, S. Q., Liu, L. D., Wang,X.G., Liang,E.W., & Dai, Z.G.2020,ApJ, 891, 98
[2]Wang, S. Q., Liu, L. D., Dai, Z. G., Wang, L. J., & Wu, X. F. 2016, ApJ, 828, 87
[3]Liu, L.-D., Wang, L.-J., Wang, S.-Q., & Dai, Z.-G. 2018, ApJ, 856, 59